在中国经济持续下滑、美中对立加剧、川普将重返白宫对中国大幅增加关税的背景下,国际顶级企业纷纷撤离中国,另择生产基地。美国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日前提出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等政策建议。分析认为,此举将加快外企撤离中国的速度。
美国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11月19日向国会递交2024年度报告,首次提出包括取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等一系列政策建议。这些政策的实施,可能彻底改变美中经济与技术竞争格局。
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曾通称“最惠国”待遇,意味着美国进口的中国货物在考虑关税和其它限制措施时,享受美国所给予的最优惠待遇。
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一直享有PNTR地位。但USCC认为,中共未能兑现其开放市场与公平竞争的承诺,并通过市场准入限制、盗窃知识产权、实施国家补贴,以及经济胁迫等行为,破坏国际贸易体系。
川普(特朗普)当选美国下任总统后,一些外国企业与金融机构考虑撤离中国。《华尔街日报》引述全球家电制造商铂富(Breville)首席执行官吉姆‧克莱顿(Jim Clayton)的话说,川普赢得美国大选,来自中国的消费品将面临美国加大关税风险。因此,他们预计将更多生产转移出中国和增加美国库存。
在主张“美国优先”政策的川普即将重返白宫之际,习近平在本年度的APEC峰会期间会晤拜登时称,准备与美国新政府保持沟通,扩大合作,管控分歧;习在APEC闭门讨论中还声称,要在地缘政治、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中团结合作。
旅美经济学者黄大卫对大纪元表示,如果美国取消对华贸易最惠国待遇,大幅提高关税,将使“在华外资企业的生产成本急速升高,导致利润大幅缩减,甚至亏损”。为避免高关税,维持稳定的产业链,一些企业可能将产能及产业链迁往美国、印度、东南亚等地。
黄大卫补充说,美国的举措将给日常用品供应链带来冲击。目前,在中国生产的日常用品、家电、家具等,还没有其它国家可以替代。如何应对是个问题。
今年至少17家顶级外企撤离中国或缩减产能
随着美国及欧洲对中共制裁的不断升级及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在华外企加快撤离中国。仅今年2月至9月间,至少有17家顶级外企宣布关闭在华工厂或压缩经营规模。川普再次入主白宫,也进一步加速在华外企撤离。
今年9月,美国科技巨头思科(Cisco)裁减大连员工300人,这是思科本年第二次裁员;日本丰田集团旗下的日野汽车宣布停止在中国生产柴油发动机,其子公司上海日野发动机于9月30日停产。德国大众集团决定,南京生产帕沙特(Passat)和斯柯达(Skoda)的工厂明年关闭。
今年8月,日本本田汽车位于武汉市的第二家合资工厂全面停产,裁员2,500人;美国IBM突然宣布裁员一千余人,并关闭相应的研发部门;日本柯尼卡美能达(Konica Minolta)宣布在无锡工厂明年全部停产,预计裁员超过1,300人;瑞士利勃海尔(Liebherr)将关闭徐州混凝土业务工厂;日本佳能(Canon)苏州工厂开始软裁员。
今年7月,日本新日铁(Nippon Steel Corporation)退出与上海宝钢的合资公司;日本加藤工程机械(KATO)正式退出中国市场,解散昆山市的合资工厂;微软宣布关闭中国所有线下授权门店,仅保留官网商城与京东旗舰店。
今年6月,日产(Nissan Motor)宣布关停常州市的生产工厂;日本矢崎汽车零配件关停汕头市的生产工厂。
今年5月,美国科技公司Kingland解散大连金兰软件公司,裁员160余人;微软(Microsoft)的中国AI研发团队撤离中国,全部转赴美国。
今年4月,德国SAP上海部门裁员,预计裁员将会持续到明年第一季度。今年2月,日本普利司通(Bridgestone Corporation)关闭沈阳生产工厂,裁员1,200余人。
今年4月,日本伊势丹三越控股有限公司关闭天津的两家店,6月关闭了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的店铺只有天津的仁恒伊势丹。
黄大卫认为,这还是刚刚开始,今后随着美中贸易战持续加剧与中国经济放缓,将会促使更多外企撤离中国。
外资撤离中国的多种原因
日本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关志雄(Chi Hung Kwan)日前撰文表示,美国、日本、欧洲的很多企业为应对增高的地缘政治风险,正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度,加速从中国撤离。这些企业在回归国内市场的同时,采取友商战略,即加强与友好国家的经济联系。各国政府实施的经济安全政策,也支持这一趋势。
关志雄认为,导致外企撤离中国的原因是投资环境的变化。主要有七点:美中对抗加剧;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在华生产成本上升;中共加强所谓安全法规;与中国当地企业竞争激烈;重组全球供应链;中国排外情感高涨。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共为加强控制,出台了一系列与资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构成对外企营运的限制,特别是对资讯科技公司。此外,中共通过“中国制造2025”及其它措施发展本国产业,在减少对外资依赖的同时,也减少对外资公司的税务等优惠措施。
由于中共长期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导致中国排外情绪升高,并发生了一些外国人遇袭事件,如今年9月日本学童在深圳遇刺身亡,6月美国四名教师在吉林遇袭等。对外资企业而言,确保外籍员工及其家人的安全已成为一项新挑战。
关志雄在文章中说,在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许多外企重新考虑在华经营战略,包括撤离。在此背景下,东盟国家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成为取代中国的投资目的地。
黄大卫也表示,中共复杂多变的政策也是导致外企撤离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共的政策“往往是与其政治需求、领导个人喜好相关。这种变化难以从理性、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去理解”,因而使外企对未来企业安全与发展前景产生很大担忧,不得不减少在华投资。
撤离中国的国际企业去了哪里?
撤离中国的国际顶级企业将生产与资本转移到了哪里?
美国贝恩资本公司(Bain and Company)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66位世界顶级企业管理者中,69%的人表示正在将产能迁出中国,比2022年55%高出14个百分点。
这些公司选择的新投资地依次是:印度次大陆、美国和加拿大、东南亚、西欧、拉美。其中,去印度次大陆的占39%,美加为16%,东南亚为11%,西欧为10%,拉美为8%。调查结果还显示,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将生产和业务“回流”到本国,或“近岸”邻国。
对于这一国际企业新投资地趋向,黄大卫解释说,这些企业之所以首选印度,除了很多优惠政策外,印度人口结构合理,可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北美在政策、法规及财务等方面都非常健全,特别对主要面向欧美国家的企业而言,川普上任之后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吸引一些企业“回流”。东南亚情况与印度相似。西欧有稳定的货币政策与经济法规,其政策也受到欢迎。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与经营成本上升,是迁出中国的主要原因。对占调查对象39%的美国企业而言,美国国会2022年通过的《降低通胀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也是促使企业“回流”的一个因素。
黄大卫表示,美国调整对华经济政策,不仅使在华生产的成本增高,还有政治安全风险。在此情况下,国际企业自然要选择政治安全,法律法规、税务等相对稳定的国家。他说,可以预计,“未来几年,外资逃离中国的趋势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高盛CEO:全球投资人很难把钱汇出中国
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维·索罗门(David Solomon)表示,现在很难把资金汇出中国,全球投资者不愿投资中国。
11月19日,他出席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的年度“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时发表上述讲话。与会者包括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的执行长马克·罗文(Marc Rowan)、黑石(Blackstone)的总裁纳森·格雷(Jonathan Gray),以及收购集团KKR、TPG、CVC和Carlyle的高管。
索罗门表示,全球投资人一直担心的一件事是如何把在中国的投资顺利撤出。
“他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在过去5年,要把资金汇出(中国)非常困难。”他说,“我认为,吸引资本和让资本顺利进出对全球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索罗门表示,目前中国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全球投资人对投资中国持观望态度。
他补充说,投资人希望看到中国的消费改善,以及资本市场开放方面的进展。
摩根士丹利执行长泰德·皮克(Ted Pick)也在同一个会议上发言。他同意索罗门的观点,并补充说:“透明度很重要,对抗通货紧缩需要时间。”
针对索罗门所说将资金汇出中国非常困难,华平投资(Warburg Pincus)执行长杰弗里·帕尔曼(Jeffrey Perlman)在香港举行的AVCJ私募股权论坛上也做出类似的表态。他称,该公司去年退出投资后,很难将10亿美元资金撤出中国。
“这非常非常具有挑战性。”他表示。
因为中共提振经济的政策迟迟未达预期,加上美国当选总统川普(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的预期,外资已连续5周流出中国股市。(延伸阅读:中国股市一个月流出169亿美元 史上最大规模)
根据彭博社的报导,追踪富时25中国股指数ETF(FXI)上周出现9.84亿美元的资金外流,创历史最高纪录。跟踪中国互联网大盘的中概互联网指数ETF(KWEB)同期录得7.1亿美元资金流出。
中国网民表示,现在不仅老百姓银行取现金和转账被中共官方限制,连高盛也转出不来钱!
“华尔街金融界大佬也在中共国走上了维权之路,只进不出。”网民调侃说。
责任编辑:孙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