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中国知识界呼吁从轻发落姜文华; 复旦文学系主任朱刚:王永珍求仁得仁,言外之意“死有余辜”

6月7日,复旦海归青年教师姜文华持刀杀害数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称自己饱受谣言和陷害。十天后,复旦大学的官方声明,就简历、剽窃和政审等问题为王永珍辩护。姜文华随后被正式批捕,前景堪忧。

6月21日,上海市检察二分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犯罪嫌疑人姜文华批准逮捕。

复旦大学17日宣称,二人没有合作发表论文的情况,也不存在学术剽窃;截至6月7日,姜文华与学校签订的一年聘期合同尚未期满,学校并未作出与姜文华解除或终止聘用合同的决定。

复旦大学称姜文华考核不合格,无剽窃、无政审

2019年6月,数学科学学院对姜文华进行聘期考核后,判定他未完成合同约定的工作任务,但考虑其特殊情况,与姜文华续签一年期聘用合同,2020年11月再次续签一年。

关于考核标准和特殊情况, 复旦大学并未作出说明,只强调考核过程不设政审环节。

据上海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6月7日通报,满身鲜血的姜文华在事发当场被制服后对警察说,自己长年被“陷害”,“受到了很多恶劣的待遇”。外界仍不清楚他所指是什么。

复旦大学姜文华
复旦大学姜文华

刺杀上海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王永珍的该校海归研究员姜文华(姜文华资料图)

“我一直等着复旦大学有人站出来说公道话。两千五百年前还有司马迁敢于为李广的孙子打抱不平。”河北工程大学前副教授王刚指出,复旦的一家之言,对姜文华非常不公,政审一般是高校晋升的潜规则。

 

“首先,不能单方面、它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法庭审判的时候要看姜博士怎么说。当事人的供述要合在一起、互相比对,不矛盾才行。死者已死,但是肯定留下交往痕迹,比如晋升时对姜文华的书面否定……狡猾的罪犯都是在最后销毁证据,上面肯定都串通好了。第二,现在政审回潮,连高考、研究生、参加工作都政审,这是公开的秘密。和党是一心,还是不一心,就是重要标准。”

本台记者试图搜索复旦青年教师的聘任通知和结果公示,但整个数学院官网无法访问。

对于复旦大学实行“准聘-长聘制”的青年研究员,首聘期三年考核合格后,学校与其签订第二个三年聘期合同。第二个聘期考核合格,且在两个聘期内已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则进入长聘教师系列。

“非升即走”近日成为众矢之的,但复旦校友、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发文称,预聘制是北大、清华迄今最佳的、有效的教师人事制度,有助于摆脱近亲繁殖。舆论打错了靶子,应瞄准原有体制或者传统习俗。原有体制和习俗指的是什么,他并没有细说。

2017年,已是副教授职位的王刚首次收到聘任合同,他以亲身经历指出,高校腐败根源在于一党专政、人治盛行,聘任制反而给掌权者更多作案空间。2018年,王刚成立依法维权的微信群、坚持批评腐败、呼吁政改,学校以考勤不合格、家庭矛盾为借口,直接将他解聘。

“邯郸医专是这样,复旦会是净土吗?姜博士的做法,我脑海里有过。被解聘的时候,我想过同归于尽。如何当小人,如何装君子,这就是他们的伎俩。当初我连评四年才成为副教授,段阳泉比我还惨,五连贯,最后使出杀手锏送钱,只有高庆荣和杨光濮两个评委没收……晋升评委的私心是大大的、公心是小小的,只有高庆荣教授看出我的论文水平,剩下的都是利益相关。”

国内知识分子呼吁从轻发落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萧功秦发文呼吁对姜文华判处死缓、减少海归忧虑,国外“非升即走”升为终身教职的比率大约为70-80%,而中国的比率甚至可以低到5%,必然造成恶性竞争。

“根据嫌犯具有部分行为能力,以及其犯罪后果的严重性而言,判处死缓是比较合适的。” 他推测,姜文华因事业不顺,性格偏患有受迫害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

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也为姜文华抱不平,他认为纯数学家转业不易,精神失调的或然率也较高,但是普林斯顿大学能善待身患精神分裂的约翰·纳什,值得国内学习。“以研究为主的大学,从来是管思想的深度,不多管教书的如何好听,更不应该讲什么人际关系的。”

复旦朱刚:事实缺席,求仁得仁

“当初事发突然,行凶之时并无目击者,而死者已矣,凶手在警,亦无从问得事实也。然谣言疾起,毁谤日滋,长篇大论,有如宿构,其势汹汹,席卷全网。唯复旦师生,不为所动。此岂爱校心切,可以罔顾事实?……”

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朱刚6月18日在官网发布《求仁得仁,永珍安息》,引发网友吐槽其行文粗糙,逻辑不通,又或有反讽的弦外之音。

比如,既然“无从问得事实”,又如何判断何为谣言? “求仁得仁”出自《论语·述而》,现代语境下多为贬义,形容罪有应得、死得其所,星云法师曾指陈水扁贪腐入狱是求仁得仁。

本台对朱刚发出采访请求,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上海民族党创始人何岸泉认为,“我不认为他是反讽,想卖弄文言文功底,弄巧成拙。作为中文系系主任,中国官员的处事哲学是政治正确,小心翼翼,不要因言获罪。”

7月1日,上海民族党将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前举行“杨佳奖”评选活动启动仪式。中国网民已经自发呈现捐款热情。何岸泉强调,他们反对鼓吹暴力、伤及无辜,只针对中共极权体制的国家暴力机器,包括各级党组织、政府、公检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等。

何岸泉:“我们不支持使用暴力,但是对‘武力抗暴’的形式,原则上表示同情,尤其是对家属进行抚恤。709律师通过法律抗争,杨佳和姜文华通过暴力抗争。他们都曾遵纪守法、老实本分、内向而固执,走‘和理非’的道路申诉,换来变本加厉(的对待),直到突破底线、忍无可忍。”

关于姜文华面临的刑罚,王刚指出,法律角度上可能会死刑立即执行、死缓或者无期徒刑,但从长远来看,为父报仇的“施剑翘”获得民国法院特赦,击毙伊藤博文的朝鲜义士“安重根”也罪不该死。

“这是一个毁灭好人的体制。他的性格和面相很接近陈景润,有特殊才能的人都有怪癖、不食人间烟火,不屑于中国的潜规则。姜文华的生命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全世界。当历史有质的进步时,还会有一次重新评价。”

王刚说,最理想的、也非常渺茫的结局是,姜文华能在狱中获得图书馆系统的终端访问权,继续他的数学研究。

复旦朱刚这样的货色能当上文学系系主任,这个大学能有什么水平?居然评价NIH的博士后不合格

复旦数学系发生的一宗命案,不小心把复旦中文系主任的语文水平给暴露无遗了。

2021年6月7日下午,距离高考数学开考还有8分钟,一桩持刀杀人案在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发生——行凶者姜文华,复旦数学学院青年教师;被害者王永珍,复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行凶方式是割喉。

6月18日,复旦官方网站挂出了一篇祭文,标题为《求仁得仁,永珍安息》,落款作者是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朱刚——相当于中文系主任。

这篇纪念死者的文章,加上标题与落款日期,一共205个字。却,笑料百出!

复旦割喉命案一不小心暴露中文系主任的语文水平这篇纪念死者的文章,加上标题与落款日期,一共205个字。却,笑料百出!求仁得仁什么鬼?复旦出洋相了... : TimedNews

 

凡人皆有差错,错误在所难免,但错得如此荒唐,作为一个偏远地方出身的体育老师,我都想对这位所谓中国双一流学府的中文系主任的雄文批注一二。

首先是“求仁得仁”这个成语,在标题与正文中各有出现。

求仁得仁,汉语词语,拼音是qiú rén dé rén,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在日常用语是,这个词可以褒贬,使用的环境不同而意义相反。在复旦青椒命案中,这是已有的场景,而朱刚主任看上去是作为行凶者对立面的,如此情景下用此成语,适得其反。

试问朱刚主任,你跟王永珍书记有多大的仇恨,会在他死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青年教授姜文华大仇得报,而使用的春秋笔法?

再看正文的一些字句——

永珍遇害十日,校方有此说明,以正视听。(准确说是十一日,校方说明似乎没能正听)

当初事发突然,行凶之时并无目击者,而死者已矣,凶手在警,亦无从问得事实也。(“凶手在警”是什么意思?警察逮捕疑凶,不正是想“问得事实”,又何来“无从问得事实”)

然谣言疾起,毁谤日滋,长篇大论,有如宿构,其势汹汹,席卷全网。(既然疑凶已在审问阶段,一般群众无从知道事实,那凭什么证明那些传言都是谣言?)

唯复旦师生,不为所动。此岂爱校心切,可以罔顾事实?(这个反问句,是不是完全把意思弄反了?“此岂”二字如何解释?)

实赖永珍人品口碑,在周围人心目中屹立不倒。(“口碑”一词,已含有“众人口头上的称颂”之意,何须再来多余的“在周围人心目中”?这人品口碑只是复旦部分人,还是更大范围?)

君子之泽,三世不斩,区区十日,又何足道。(《孟子·离娄章句下》的原话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姑且不算错,但这区区十日的民情社论,值得听一听吧?)

仁者不寿,吾侪所恸,求仁得仁,永珍安息!(有人替朱刚主任辩护,提到“仁者不寿”用得好。这不是成语,原作“仁者必寿”,如果“求仁得仁”与“仁者不寿”并列在一起,你看不出另一层反意?)

最后,查了一下朱刚教授的简历,1969年6月6日生,汉族,浙江绍兴人。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师从王水照先生获博士学位,留系任教。2012年担任复旦中文系副主任,2020年转正为系主任。

复旦割喉案:假教授飞黄腾达 真学者走投无路

6月7号,中国复旦大学数学院发生了一起凶杀案,青年…

首先介绍一下,我就一个草根平民,专业会计。中专毕业,大专自考,本科函授。专业都是会计,金融,没有中文专业背景。没有什么高级职称,也没有任何铁饭碗,就是平时喜欢搞搞创作,写写诗词,评论这些。创作了2000多首诗词,各种小作文等2000多篇,创作有《仙梦灵验人安康》《飞飞达梦学院》著作。

因为工作比较忙,搞创作也就匆匆而成,有感而发而已,有些时候在文章里出现白字错别字,但也是极少的那种,比如一篇上千字的出现三几个,等后面发觉了都不好意思,觉得对不起读者。

可当看了朱大教授,主任的文稿后,有高水平的网友给他做了批改,我真是忍不住大笑了。哈哈,中国顶呱呱的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系主任也就如此水平,还不如我这个小草民,半个小文人?

不禁想问问,复大大学是不是可以请我去当文学院的院长了?

中国今天的大学是不是又被我这个草民的预言准了?我曾经在十年前左右发过一篇博文《大学不能只有大楼而没有大师?》作为一个预言者,我是我是优秀的,而预言准了则是难过的。许多问题,一一预言准确,但心里却很悲哀。

为何我看得到的,那么多专家学者看不到?职能管理部门看不到?那么多教育代表看不到?是不是大家都很聪明?就我如同《皇帝的新装》里那个小孩子一样傻?

最近十年来,我的写作并不是很多,也看淡了太多的东西,有些社会问题也不会如十年前那么积极了,甚至是自我麻木了。

手机智能化来了,又学习其他新媒体玩,比如视频制作,比如绘画,比如研究梦学,中医养生这些。对于文学等就让权力的圈子去玩吧,我等远离再远离,眼不见心不烦吧!

说实话,博士帽世界第一的大中国,教育部官员多有成绩啊,但真正拿得出手的世界性高科技好像没有,经济学超级理论没有,文学艺术之花没有,也不知道是教育部作为感想?

一大群红学专家,易经专家,还有什么什么专家,整天拿着祖先的大作糟蹋,就是自己没有本事创作出几本巨著,而是胡说八道的去用显微镜看祖先的大作,却不知道自己的投机与愚蠢。

当然了,在一个逆淘汰的环境里,只有技术是不行的,唯有权力才是主角的主角。主角的尺子丈量着学术成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的专业技术人员要想把自己的成果展示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申报不了研究基金,也申报不了扶持资金,如果没有工资收入,如我之人,就只能把成果压箱底。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很有价值的发明创造技术论文就只能发表在国外的刊物上,以便获得国际权威的认可,在国内无法啊。这就导致了技术的泄密问题,比如2020年春的疫情闹出的关于新冠病毒发表的时间问题。

学术自由是发明创造的保障,发表的顺利是对人才的尊重,既然是学术,既然是研究,就不可能绝对正确,就要放宽衡量的尺度,允许有错误,包括文学艺术等。

如果作为学术研究得不得就上岗上线,用不合理的要求禁锢研究方向范围等等,最终就是严重的八股文,而且是抄袭剽窃的八股文。这样还有多少人会拿一生的时间来静心发明与创造,创作?

数学系的姜教师杀了系主任王,我不同情杀人犯。但作为高校出现此类问题,也反映了大学的官僚气氛很严重。作为文学系主任写点文稿纪念一下未必不是好事,只可惜写的文稿实在是与身份不符!让自己的学生如何尊师?

夜已深,眼已快睁不开了。不写了,做梦去吧!

5/5 - (1 vote)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Posted in 中国教育, 官场黑暗, 悲惨世界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Leave the field below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