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国务卿喜莱莉今天视频出席新加坡一场论坛时表示,美国在很多议题上应与中国合作,但不能允许北京挑衅式军事扩张、恫吓其他亚太国家等举措;拜登政府试着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美中两强竞争态势引发全球关注,也是在新加坡举行的“彭博创新经济论坛”(Bloomberg New Economy Forum)重点议题之一。喜莱莉.克林顿(Hillary Clinton)、英国前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等人今天出席其中一场以“强权国家竞争”为主题的对谈。
布莱尔分析,西方国家终究会极大化与中国的交互往来,不过是带着“优势力量”,虽然理解在气候、疫情及全球经济稳定等议题上,需要与中国往来,但也对中国威胁感到焦虑,认知到中国正对内加强镇压、对外挑衅行为也日渐增加。
他认为,西方国家会希望在军事、科技及经济方面维持优势。
喜莱莉表示,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政府正朝着这个方向,近几个月来,可以明显看到区域内民主国家结盟,向中国表明,“在很多议题上,我们应该合作”,但同时,不能允许北京挑衅式军事扩张、影响海上航行及恫吓其他亚太国家等举措。
她观察,拜登政府试着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喜莱莉指出,未来区域如何发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他国家如何看待美中之间的竞争关系。不只是亚洲,甚至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其他国家都必须决定如何与中国合作、如何与美国合作,以及如何从日益激烈的美中竞争极大化自身国家利益。
就安全层面而言,布莱尔认为,欧洲国家会与美国站在一起。
另外,在贸易方面,美中是否应相互解除在前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任内对彼此祭出的关税?喜莱莉表示,美国正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些关税措施是最好的作法,她预期会有部分调整,“但不会全部消失”。
至于目前全球最大的两个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美国都未加入。对此,喜莱莉表示,她的看法跟几年前有所不同,因为目前情况已有很大的改变。
她指出,疫情爆发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经济重心转至国内生产、制造,在特定必需品上,美国自给自足的压力日益增加。
喜莱莉说,她不确定10年前或更早之前协商的多边贸易协定是否仍合适美国等面临当前经济挑战的国家。美国将查看全球经济现况并思考该如何处理,为美国及盟友带来利益。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本周表示,美国目前无意重返CPTPP,但计划推动不同于传统自贸协定的“印太经济架构”,涵盖供应链韧性、半导体、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