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红卫兵打倒“走资派”后,数千万青少年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上山下乡”当“知青”。在那个疯狂年代,涉世不深的年青一代遭到军代表和农村干部的欺凌,尤其是花样年华的女知青大量被奸污。在回城、入党、提干、上大学等等利诱逼迫之下,成为中共暴政之下的牺牲品。这是中国大陆文革时期血淋淋的却又几乎被遗忘的真实历史。
1972年安徽某县开始所谓“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最终有70余人获得这天大的“幸运”。在进行上学前体检时,妇科检查的医生惊讶地发现,70多名女知青没有一名是处女,而且几乎全都不是陈腐性裂痕。她们都是在招生通知下发以后失去贞操的,女知青们是以肉体为代价换得了一张离开农村的通行证。
蹉跎岁月 在文革浩劫中每个知青都受到人生磨难
“谁要是不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结束而高兴,他就是没有心肺;谁要是追忆‘如歌岁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他就是没有头脑”。
在中共十八大上,产生的中央决策群体有一个鲜明的时代特色,即有一部分人具有知青经历,据统计,205名中央委员中,有65人有过知青经历,占这个群体的31.7%。其中,25名中央政治局中,有7位是知青一代,占比28%;而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七个常委中,有着知青经历的就有五人!
习近平,1969年至1975年,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知青;李克强,1974年至1976年,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知青;张德江,1968年至1970年,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知青;刘云山,1968年至1969年,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苏卜盖公社劳动锻练;王岐山,1969年至1971年,陕西省延安县冯庄公社知青。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七名常委中有着知青背景的就占了五名,占了总数71.4%,有知青经历的一代人全面进入决策层,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清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青年参加到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来,怎样看待那段中国青年的不平凡岁月……?
回顾四十多年前,1968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的高潮中,毛泽东下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68年以老三届(初、高中生)为主体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直到文革结束。整整十年间,全国近2000万知青从大、中城镇响应所谓“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场主要起于大跃进后困难时期,高潮于文化大革命经济停滞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消失也结束了。
知青群体北起北大荒,南到海南岛,西至新疆,东达海疆,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下乡走上了一条非常悲惨的道路。如何评价长达十年,触及千万知青和家庭的历史大事?每个知青都会因家庭背景,下乡经历以及机遇等而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
1974年文革已经八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已六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此时,毛泽东给福建知青家长李庆霖的信:“全国此类事甚多,容统筹解决”。其中选派城市企、事业单位优秀干部,做为知青带队干部进驻青年点就是重要措施之一。我成为首批辽宁省鞍山市1974年带队干部,在1974年秋天,和当年下乡的知青一起,到盘锦地区盘山区曙光国营农场贾家大队一队青年点,和知青同吃、同住、同劳动。
在一年多的时间与知青朝夕相处,渡过了难以忘怀的激情岁月,冬天,我和知青一道出河工挖水渠;春天,种试验田,育秧苗,插稻秧;秋天,挥镰收割稻谷;闲暇,到稻田排水沟踩螃蟹。每天晚上,在知青宿舍和知青及青年社员利用政治夜校场地学唱歌曲等,我用所学知识给知青补习文化课,知青给农村女青年上扫盲文化课。经过知青的努力拚搏,贾家大队一队青年点赢得盘绵地区先进青年点光荣称号。至今令人难忘是在知青选调回城的评选会上,上级指定一队评选不需经过贫下中农推荐,在评选会上,大连、沈阳、鞍山、盘绵等四地知青,相互体谅对方困难,争留不争走的动人场面,使不少人流下了眼泪。
站在21世纪的新起点,如何认知那场牵涉到千万家庭的大事,笔者的看法:在文革浩劫中,本应在课堂读书的孩子,在停课闹革命的情况下,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每个知青都受到难得的人生磨难。无论是曾经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知青学员,现在成功的知名人士,还是返城风暴回城后就业知青,以及至今留在当地的知青。知青应该懂得,对于这场没有选择权的上山下乡运动,根据个人的成长经历对那段历史进行评价是没有历史价值的。
笔者倡议:现在知青群体多数尚在人间,新的高层领导群体,多有上山下乡背景,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应在北京建立“知青纪念碑”或在知青上山下乡比较集中地点的省、区建立“知青纪念碑”等永久纪念物。什么样的纪念物,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建设地点,认真倾听知青们的意见,在取得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再由政府有关部门及知青代表协商解决。所需资金,由有关人士代表制定“国家出大头,知青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自愿”的实施细则。万事开头难,只要有知青多数人支持,有政府高层支持,取得社会各阶层的谅解,没有什么事能难倒“战天斗地”的知青群体。
纪念碑或其它永久纪念物,应告知当今的人民,是中共发动了“文革”的重大错误,才可能发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知青本人和他们的家庭做出了最大的牺牲。告慰非正常死亡、长眠在地下的知青闭上双眼,中国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巨变,永远不会有再第二次上山下乡运动。让中华民族的后人永远记住他们——20世纪独一无二的上山下乡知青群体。一个直面历史错误的民族,才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获得世人的理解和信任,才不会遭到“和平演变”,才能永远自立界之林。
女知青失去贞操时得到的不是爱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已经过去了50多年,当年的知青已经步入老年行列,主流媒体报刊曾告知:“难忘激情岁月,讲述知青年代”。为此将录制“2013年的知青网络过年晚会,2003年2月6日在凤凰台知青频道向全球实况播出。演出将表现对知青生活的怀念,歌颂社会的和谐——《天津中老年时报》。知青岁月过去了五十余年,主流媒体通过部分知青用演唱会等多种形式,就可以规避,空白,屏蔽,那段千万家庭和知青难以忘怀的岁月,使那段岁月泛红,现在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不了解,把曾经的错误变成知青“无悔青春”……。让我们简要回顾那段历史,四十多年前,1968年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的高潮中,毛泽东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各地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1968年以老三届(初、高中生)为主体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直到文革结束。整整十年间,全国近2,000万知青从大、中城镇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中期,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笔者在下乡前集中学习期间,了解到不少军队和地方干部利用职权胡作非为的事件(比如,以回城或推荐上大学为条件糟践女知青,1972年安徽某县首次由贫下中农推荐上大学,最终有70余人获得这天大的幸运。在进行上学前体检时,妇科检查的医生惊讶地发现,70多名女知青没有一名是处女,而且几乎全都不是陈腐性裂痕。她们都是在招生通知下发以后失去贞操的,女知青们是以肉体为代价换得一张离开农村的通行证),笔者在带队期间,盘锦地区大洼县某农场旭日大队(全国先进青年点),是当时沈阳军区政委李伯秋的联络点,当女青年因上大学几乎无一幸免被侮辱的事情暴露后,政委很不理解女青年为什么不早反映,调查取证落实很困难,其中,有个女青年说,“我们反映,很可能永远失去升入大学的机会”,被侮辱的女青年更愿意把那段历史永远埋在心底。其实贞操并不值钱,关键在于失去贞操时得到的是不是爱!一切都成为历史了,历史更有必要为后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