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短短3日 美国对俄罗斯欧盟伊朗做重大让步 剑指中国

中共大V熊猫君: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短短三天时间,国际上发生了许多风向一百八十度转变的大事,尽管看上去鲜有瓜葛,但始终有一条线索围绕着———即美国开始大范围渡让利益,其目的是进行全球战略收缩,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西太平洋沿岸地区一线,意图用空前的重压破坏中国的相关计划。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务院发布了一份声明称,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决定豁免对北溪二号线运营公司及其高官实施的制裁计划。德国外长马斯对此表示积极赞赏,称此举有助于缓解美德之间的矛盾。

了解过美俄欧三边关系的朋友都清楚,北溪二号线是一条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达德国的天然气管道,这条线路彻底绕开了被美国力量所控制的乌克兰和波兰。据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说法,该项目建成后,俄罗斯每年能为欧盟国家至少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不过,北溪二号线项目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能源上,而在于地缘政治上!

欧洲作为世界上三大繁荣地区之一,其对天然气石油这些能支撑现代工业及交通体系运转的能源需求非常大。

但距离欧洲最近的富油区北海大部分资源被英国掌控,大家都知道,英国就是典型的搅屎棍,加入欧盟这么多年好处没少拿,但力气基本上没出,何况是把北海这么一块大蛋糕分给欧盟吃呢?

中东更不用提,管道跨越地中海直接输送到南欧地区,就是不给西欧那些有想法有实力的大国一丁点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想要实现能源独立,就只有寻求对俄合作。而莫斯科在因克里米亚事件的制裁后,也迫切的需要突围。不仅是获得更大的能源出口市场,更在于对欧合作能减轻西部地区战略压力。因此,俄德国一拍即合,开始了以北溪二号线项目为着力点的战略大突围。

为什么是德国挑大头呢?

第一、地理位置上德国处于中转枢纽地带,想要绕开美国控制的乌克兰和波兰,走波罗的海到德国的线路是最安全也最节省开支的。

第二、德国是欧洲最强大的工业国和头号经济强国,其能源消耗远超欧洲各个国家,对实现能源独立的愿望也就越迫切,当年为了搞好和俄罗斯的关系,德国前总理施罗德甚至还跑到俄罗斯天字第一号国企当老总。

第三、英国脱欧后,德法成为欧盟主要轴心。但由于战败国的限制,德国处理盟国财政或经济危机时钱没少出,可政治影响力就是盖不过法国。北溪二号线管道建成后,德国就能依托能源中转站的优势壮大影响力,在欧盟内部谋求不亚于法国的影响力。

 

白宫这边自然也明白欧盟借用能源独立摆脱美国控制的用心。所以在管道预计建成的2019年,就对德国和俄罗斯参与建设该项目的公司进行了制裁,理由是北溪二号线危害到欧洲多国的能源安全。

即便拜登上台后,其负责外交事务的国务卿布林肯,也延续了川普政府时期的做法。只要一提及北溪二号线项目,就言必称危害欧洲能源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份声明中,美国国务院给出的豁免理由,并没有否定美方认为北溪二号线有损欧洲能源安全的一贯立场,而只是强调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必须这么做。

这种矛盾的说法很多人可能看不懂,但只要注意一个关键点就豁然开朗了。

什么关键点?

拜登对华政策!

布林肯在外交政策演讲中多次提到过,把中国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并出台一系列遏制措施是美国的国家利益所在。换言之,只要一切能有利于美国遏制中国的行为,都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行为。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何说豁免北溪二号线是为了美国国家利益。

因为通过豁免北溪二号线,有助于拉拢欧洲对抗中国。这不,就在美国宣布豁免该项目的第二天,欧盟议会就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摆明了是利益交换下的结果(除了豁免北溪二号线,还有伊核协议,下面我们会提到)。

用牺牲对欧洲能源控制权的代价,换取联欧制华,足以看出遏制中国的政策,在美国本届政府中的地位有多高!

法新社最新消息,当地时间20日,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该议案虽然决定不了中欧投资协定的最终命运,但它意味着欧洲议会将停止相关审议,这是CAI走向生效需要经过的中间一环。

关于欧盟,还有一个细节可以关注:

即在欧盟议会通过冻结CAI协议的同一天,欧洲极端亲美势力代表人物,曾率领法国重返北约进而强化美国对欧洲控制的萨科齐,因2012年竞选活动非法融资案在巴黎开庭审理。

这说明欧洲内部政治斗争也在不断激化,其结果也将最终决定欧洲对外政策!

5月19日,也就是美国宣布豁免北溪二号线制裁的同一天,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冰岛举行会晤。布林肯表示,美方在寻求与俄方建立可预测和稳定的关系,这对两国和世界都是有利的。

敌对国家在外交场合说这种客套话虽然很常见,但这次时机却有些敏感:

首先,民主党视俄罗斯为天字第一号大敌,拜登两个月前还说过,美国对中国的定位是最大竞争对手;对俄罗斯的定位是最大威胁者,除此之外他还污蔑普京是一个杀手。

在美国地缘战略的语言环境里,最大竞争对手是以打到他认输为止,不一定要消灭,但对最大敌人却是要从肉体上彻底消灭。

其次,会晤的时间点刚好卡在豁免北溪二号线制裁的同一时间,这难免会给外界一种美国对俄低头的感觉。

image.png

布林肯和拉夫罗夫

5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批评拜登,说美国取消对北溪二号线项目的制裁会产生非常大的风险,对于美国和拜登而言是重大的失败,对于俄罗斯而言是地缘政治中的完美胜利。

最后,有媒体指出,本次外长会面或为普京拜登会晤打下基础!

两个月前还是一副不杀汝誓不罢休的样子,两个月后就在促膝长谈,并且放宽对俄罗斯看重的北溪二号线项目的制裁,这立场转变还不大吗?

尽管本次会晤不代表美国会彻底放弃对俄罗斯的围追堵截,也不代表美国要联俄制华,但至少说明民主党美国正试图改善对俄关系,以减少其他方向的战略投入和压力,集中力量到西太平洋对付中国。而且,积极释放对俄善意的信号,也存在分化我们与俄罗斯构建的背靠背对抗美国的阴谋。

但俄罗斯没有中计。

20日,普京在视频会议中指出,如果有人想要分裂俄罗斯,比如西伯利亚地区,那么俄罗斯将打掉他的牙齿。他还强调,反对者限制俄罗斯发展的这种尝试自从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存在!

普京这话很明显是说给美国听的,因为2005年美国第一任女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就发表过分裂俄罗斯的言论。而他选择在美俄外长会晤的第二天说这话,就是要警告某些人,美国仍然是限制俄罗斯发展的头号敌人,不要以为一两次善意的信号就忘了美俄关系的本质。

法尔斯社20日新闻,伊朗总统鲁哈尼当天宣布,伊核协议谈判各方,已经同意解除对伊朗在石油、石化产品、航运、保险和央行等主要领域的制裁。

而欧盟和俄罗斯伊核协议代表均指出,达成新的协议已经近在咫尺!

新政府对伊核协议的态度经过了三次变化:

拜登上台之初,除了表示愿意重返伊核协议给欧盟开空头支票,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行动。等到中国和伊朗达成了25年协议后,白宫才把重返伊核协议提上实际议程。

但诚意依然不是很大,仍在处处给伊朗设置无法接受的条款。比如美国只想取消与核协议无关的制裁,而伊朗则要求取消所有制裁,所以双方谈判一直处于僵局,直到十九号美国让步后才有了重大突破。

那么,美国为什么会突然让步呢?三个原因:

一是换取欧洲联美制华,美国撕毁伊核协议和制裁北溪二号线的出发点一样,都是为了防止欧盟通过能源独立脱离美国掌控。现在为了围堵中国,北溪二号线已经让步了,继续制裁伊朗的意义并不大,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同样能满足欧盟的需求。

德国外长马斯5月10日向美国施压,重申全面恢复伊核协议的决心

只不过欧盟对待俄罗斯和伊朗的态度不一样,对于俄罗斯,欧盟只是合作关系,说白了欧盟只是把能源的鸡蛋从美国拿出来放到俄罗斯的篮子里来,没有真正的自主权。

而对于伊朗,欧盟则是尽心尽力的扶持,试图把德黑兰打造成巴柏轴心在中东的桥头堡,从而取得真正的能源独立和主动权。

image.png

所以川普当初撕毁伊核协议时,最上火的便是欧盟,差点就骂娘了!

二是25年协议展开后,美国制裁效果逐步减弱,只要时间足够长,双方合作足够深入,去中俄伊三角去美元化决心足够坚定,伊朗经济迟早能在绕开美国的情况下全面复苏,届时即使白宫想恢复伊核协议,手里的牌也根本不够打,那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三是警告以色列,巴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美国撤出中东,集中力量对付中国的既定计划。

民主党美国已经把遏制中国,视为关乎美国国家利益的最高优先级目标。为了遏制中国,破坏既定计划,美国不惜渡让了欧洲的能源控制权,又岂能容以色列破坏制华大局?

哈马斯3000枚导弹射向以色列,以色列铁穹系统反击
哈马斯3000枚导弹射向以色列,以色列铁穹系统反击

巴勒斯坦地区武装冲突激化后,拜登打了好几通电话让内塔尼亚胡见好就收,不要玩儿大了,不要破坏美国撤离中东的计划,结果内塔尼亚胡一直当耳边风,继续炸。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

以色列不是一直担心美国重返伊核协议吗?那民主党就做给你看,不要觉得共和党和华尔街袒护你,就敢挑战美国最高的政治正确,要让以色列明白美国手里仍然有拿捏他的资本。

伊朗真放开手脚干了以色列还不是得依靠美国才能自保?

于是在伊核协议取得重大突破后,以色列这边立即宣布停火。如果美国最终能够重返伊核协议,应该会写入保证以色列安全的相关条款。

短短三天时间,对俄罗斯让步,对欧盟让步,对伊朗让步,还有巴以冲突…这一圈走下来,拜登基本上把能牵扯到美国力量的地方都渡让了利益,冷战之后可曾见过美国在这么短时间内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过?

超乎寻常的沉默是为了更大的爆发,全方位收缩力量是为了挥出更狠的拳头。

美国一系列反常行动的背后明显是针对中国!

所以,在华盛顿全球战略收缩的大背景下,西太平洋地区敏感和危险的烈度却在不断上升。

中华民族盼望已久的历史节点正前所未有的向我们接近,深感不安的美国加速全球力量调整。

西太平洋,山雨欲来!

您喜欢该新闻吗?
本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取自各新闻媒体,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相关新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